電腦型倒置顯微鏡
價 格:詢價
產 地:更新時間:2021-01-18 13:55
品 牌:型 號:XDS-200C
狀 態:正常點擊量:2226
400-006-7520
聯系我時,請說明是在上海非利加實業有限公司上看到的,謝謝!
聯 系 人:
上海非利加實業有限公司
電 話:
400-006-7520
傳 真:
400-006-7520
配送方式:
上海自提或三方快遞
聯系我時請說在上海非利加實業有限公司上看到的,謝謝!
***、倒置顯微鏡儀器的主要用途和特點 XDS-200倒置顯微鏡是***種載物臺在物鏡上面的生物顯微鏡,由于配有長工作距離的聚光鏡,長工作距離平場消色差物鏡及相襯裝置,故可使用各種培養皿和培養瓶,特別適用于對活體細胞和組織,流質,沉淀物等進行顯微研究,該儀器可供科研,高校,醫療,防疫,農牧等部門使用。 XDS-200C電腦型倒置顯微鏡是將精銳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尖端的計算機成像技術完美地結合在***起而開發研制成功的***項高科技產品。既可人工觀察顯微圖像,又可以在計算機顯示器上很方便地適時觀察顯微圖像,并可隨時捕捉記錄觀察圖片,從而對觀察圖像進行分析,處理等,還可以保存或打印出高像素圖像照片。 |
|
|
| | 二、倒置顯微鏡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 1. | 放大倍數:100X-400X | 2. | 三目鏡:轉軸式(傾斜 30°),可選配攝影裝置及CCD接頭 | 3. | 目鏡:大視野目鏡10X(20mm) | 4. | 物鏡:長工作距離平場消色差物鏡(蓋玻片厚度:1.2mm):PLL10×/0.25、PLL25×/0.4、PLL40×/0.6。 長工作距離平場消色差相襯物鏡(蓋玻片厚度: 1.2mm):PLL10×/0.25PHP1(包括10×相襯環板) 。 | 5. | 聚光鏡:長工作距離聚光鏡:NA=0.4,工作距離30mm。 | 6. | 機械載物臺:尺寸:200mm x 140mm;移動范圍:30mm x 75mm,配置多種載物板。 | 7. | 調焦機構:同軸粗微動調焦機構,帶鎖緊限位裝置,微調格值0.002mm。 | 8. | 光源:6V20W鎢鹵素燈等,亮度可調。 | 倒置顯微鏡配件,附件和選購件 | 1.目鏡:大視野目鏡:16X(Ф11mm)、20X(Ф11 mm)。 2.物鏡:長工作距離平場消色差相襯物鏡(蓋玻片厚度:1.2mm): PLL25X/0.4PHP1(包括25X相襯環板)、 PLL40X/0.6PHP1(包括40X相襯環板)。 3.超長工作距離聚光鏡:工作距離70mm 4.特長工作距離相襯聚光鏡:工作距離50mm 配長工作距離平場消色差相襯物鏡(蓋玻片厚度1.2mm): PLL10X/0.25PHP2、PLL25X/0.4PHP2、PLL40X/0.6PHP2。 5.雙目頭:轉軸式(傾斜30°) 6.光源:30W鎢鹵素照明燈,亮度可調。 | | | 三、倒置顯微鏡系統的組成 | 1、倒置顯微鏡XDS-200 2、電腦適配鏡 3、彩色攝像器(CCD) 4、A/D轉換器(彩色圖象采集設備) 5、計算機(選購) | | 四、倒置顯微鏡儀器結構圖 |  | | 五、倒置顯微鏡選購部分 | 1.MiVnt顯微圖像分析軟件 2.200萬像素成像器,300萬像素成像器,400萬像素成像器 3.倒置顯微鏡相襯裝置 4.倒置顯微鏡偏光裝置 | | 六 、倒置顯微鏡同類儀器的比較 | 1、XDS-100C倒置顯微鏡 2、XDS-100D倒置顯微鏡 3、XDS-200C倒置顯微鏡 4、XDS-200D倒置顯微鏡 | |
|
七、倒置顯微鏡,相襯顯微鏡的定義及其原理 |
(1)定義及與普通顯微鏡的區別: 相襯顯微鏡是***種特殊的顯微鏡,特別適用于觀察具有很高透明度的對象,例如生物切片、油膜和位相光柵等等。光波通過這些物體,往往只改變入射光波的位相而不改變入射光波的增幅,由于人眼及所有能量檢測器只能辨別光波強度上的差別,也即振幅上的差別,而不能辨別位相的變化,因此用普通顯微鏡是難以觀察到這些物體的。 ------------------------------------- 透明度很高的物體,也稱為位相物體。相襯法(也叫位相反襯法)是通過空間濾波器將物體的位相信息轉換為相應的振幅信息,從而大大提高透明物體的可分辨性,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相襯法是***種光學信息處理方法,而且是*早的信息處理的成果之***,因此在光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35年澤爾尼克根據阿貝成像原理,***先提出位相反襯法,由改變頻譜的位相以改善透明物體成像的反襯度,1953年澤爾尼克因此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少數幾項與光學有關的獎項之*** ----------------------------------------- (2)工作原理: 實際的做法可以是,在玻璃基片的中心處加***滴液體,液滴的光程引起***定的相移,這樣就形成了***塊位相板,將這塊位相板放置在顯微鏡的后焦面上,當作***個空間濾波器。在相干光的照射下,像面上出現與物的位相信息相關的圖像。像面上的強度分布與樣品位相成線性關系,也就是說,樣品的位相分布調制了像面上的光強。 相襯法不是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發現的,而是澤爾尼克在工作于別的光學領域時發現的。這要從1920年澤爾尼克對衍射光柵產生興趣時說起。這種反射式光柵是由平面或凹面鏡片構成,鏡片表面上刻有大量等距的刻痕。刻痕位置稍有差錯,就會明顯影響光柵的光學效果。刻機周期性重復出現的誤差,使光程差發生相應的變化,觀察者在觀察鏡面時,就會看到鏡面似乎變得起伏不平。光柵表面細致的刻線直接用肉眼是看不見的,看到的只是在鏡面上出現相隔較寬的粗線。用這樣的光柵所形成的光譜,往往在每根強度譜線兩側伴隨有***系列雜亂的弱線,這就叫“羅蘭鬼線”。***塊完善的光柵,像手掌那么大,拿在手里,在均勻照明之下,看上去色彩豐富,斑斕絢麗,展現出可見光譜里的各種顏色。可是,實際上有的光柵看上去卻是“傷痕”遍布,在彩帶上疊加了***條條粗線。1902年阿倫(H.S.Allen)曾宣稱,這些粗線不是真實的,乃是主要譜線與其鬼線互相干涉抵消的結果。1920年澤爾尼克在研究光柵時,對這***說法表示異議。他認為這些帶“傷痕”的表面視場要比照像底片拍攝所得的光譜照片提供了更多信息,表面視場給出了鬼線的相對位相,而照片丟失了鬼線的位相信息。澤爾尼克這時正在從事統計物理學研究,就把這***問題放在心里,留待以后研究。 大約在1930年,澤爾尼克的實驗室得到了***塊大凹面光柵,安裝在支架上準備使用。很快人們就看到了光柵表面的“傷痕”。由于光柵距人眼6m,看不清楚,澤爾尼克試著用***臺小型望遠鏡觀察它。這時不期而遇的事情發生了。線條狀的傷痕看得非常清楚,可是當把望遠鏡精確聚集在鏡面表面時,線條卻消失無遺!怎么回事?澤爾尼克想起了10年前的思考,他意識到這***現象的重要意義,立刻集中精力研究這個光學問題。他借助于阿貝的成像理論,經過***系列實驗和計算,終于作出了成功的解釋。原來這是由于波的位相差所引起的干涉現象。1935年,澤爾尼克進***步根據位相理論研究出了位相反襯法,發明了相襯顯微鏡。在他的次設計中,使用***個直線條帶樣的孔徑光闌,并在物鏡的后焦面放置***個相應的直線條帶光闌。澤爾尼克在他的諾貝爾領獎詞中提到這***發明的偶然性時說:“然而,這個裝置使物體結構的顯微像顯示了暈,因為衍射效應使物體細節的帶狀物像——沿垂直于帶的方向散開,從而使像上的小亮點成為短線段狀。為了避免這種觀象,我改用了環狀光闌,此光闌導致暈圈向各方向散開,不過暈圈變得很微弱以致實際上完全沒有意義。” 現在全世界生產相襯顯微鏡的公司很多,相襯顯微鏡已經廣泛應用于生物學及醫學方面作細菌學和病理學的研究,也在礦物晶體微形貌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用這種特殊的顯微鏡,可以進行晶體表面生長的動態觀 |